网站首页    职能处室    教务处    2022.12.09苏州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下的新时代苏州有效教学研究”系列展示和研讨活动

2022.12.09苏州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下的新时代苏州有效教学研究”系列展示和研讨活动

创建时间:2022-12-29 12:16
浏览量:0

向前走,走在前

——记苏州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下的新时代苏州有效教学研究”系列展示和研讨活动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信息科学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较多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为学科教学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在教学实践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崭新的材料,开阔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同时也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方法、手段和理念。

为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2022年12月9日,由苏州市教育局主办、昆山市教育局承办开展了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下的新时代苏州有效教学研究”为主题的联合展示活动,昆山市玉山中学、昆山市花桥集善中学、昆山市新镇中学、昆山市高新区汉浦中学四校联合举行了系列展示的活动,来自四校的16位一线骨干教师开设了公开观摩课,同时也邀请了专家开展评课和专题讲座。

·潜心研课标,骨干展风采

因疫情防控需要,本次展示和研讨活动安排线上公开直播。活动中,不同学科的骨干教师同题异构,准确把握新课标精神,为全市教师们展示了在新时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最新教学成果,相关学科教研员、名师优师等专家参与评课,力求推动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名师特师的梯次转化、成长发展,有效推动昆山市教师的协同发展,高效融合新时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我校沈芦华、周顾红、刘晓娟、徐吉四位骨干教师也示范引领,为我们呈现了一堂堂别开生动的课改展示课。

沈芦华老师的课通过希沃的趣味分类,老师与学生互动,让电脑和学生分别来辨别一个函数是不是反比例函数,通过判断结果的异同,促进学生去思考不一致原因,分析原因,达到对反比例函数辨别的初步认知。通过自主练习,让学生尝试说出辨别依据,进而培养学生的辨识能力,达到进一步学会辨别反比例函数的方法。

 

QQ图片20221214085115.png周顾红老师在拓展阅读环节,通过设计记者采访的形式让学生对整篇文章进行复述以达到对文章巩固的效果。最后通过展示台湾地图,告知学生台湾多发地震并号召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进行小组活动完成地震安全手册的制作。整节课以启发式提问来完成学生面对灾害时要冷静、勇敢、满怀希望、不轻言放弃的情感升华。

QQ图片20221214105116.png

刘晓娟老师的课通过播放有声绘本《一片叶子落下来》,对生命连续追问的方式来进行导入。用旅程走进探索发现之旅,以特别嘉宾——“叶子弗雷迪”作为主线,设置生命价值引领全课。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QQ图片20221214092950.png

徐吉老师的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从学生情绪爱好出发,运用沃白板软件来组织教学。使用音乐、视频、图像、游戏、钢琴键盘等资源,整个教学既轻松活泼,又内容丰富。在教授过程中结合了新课标的要求,做到了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同时贯穿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理念,让学生在聆听中增强对民歌对劳动歌曲的热爱以及对劳动者的尊重。

QQ截图20221214084120.png

·所贵乎教者,自力之锻炼

此次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充分体现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下的有效教学研究活动的意义与作用,充分彰显昆山市各个兄弟学校积极向上、携手共进的决心与精神,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资源共享的教研目的。名师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教育才能和教学风采,真正起到了传道授业、引领示范的作用,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和教学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教无止境,学无止境,全市教师们也都从名师身上汲取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IMG_256

O1~$PB%XIHS17M`OD1NL0)7KAK`G(XBU(~38L{56J[6_6PDW[CKOHYPYV@FY67F_BWWK7IMG_256SBHQ%~%[P@I9(IKBWA[QVVR}A_{]{6EJ)2BT50_I_8X5)I

$`S6C1}UKQ_CYQ{3(FIMG]WO3@V00V21ATDFGRR6`M~06E

 

 

 

·诱导与启发,讲义并示范

下午,初中道德与法治研训员殷久华老师结合新课标下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为全市教师们做了一场专题讲座《新课标下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与教学应对》。在讲座中,他提到“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依然要走一段较为漫长的路”,教师应做到“三步走”,即关注课标变化,把握课改方向关注命题变化,落实素养立意关注课程评价,引导教学改革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必须自我觉醒,自我加压,自设目标。即实现“师生相长”,必须寻找一条促进和形成师生发展的“双赢”路径。教师在专业化成长的

道路上要敢于冲破周围的“雷区”和自我发展的“高原区”。

QQ图片20221214093216.jpg

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人生之路却历久而弥新。作为教师,我们站在个人与公众的相遇之处,更需要有一定的教学勇气,要做到有效地教,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感悟,有所生成。新时代的教师更是要充分运用有效信息技术,以学定教、顺学而教、以学判教,我相信“只要始终向前,那未来的一切都将是最好的安排!”

 

 

栏目导航

R

recommended

推荐文章